[典源] 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辛丑,狐偃及秦、晉大夫盟于郇。”
?。鄣淞x] 郇邑之盟,是歷史對兩國(晉、秦)三方面(公子重耳的代表狐偃,與秦、晉(懷公)大夫),在郇邑盟誓的記載。其盟誓旨在同心協(xié)力,輔佐重耳即位。
?。鄣鋵崳? 重耳一行,在秦國兵馬的護送下,渡過了黃河,包圍晉師的駐地令狐(在山西臨猗縣西),進入了桑泉(杜注:在河東解縣西),占取了臼衰(杜注:解縣東南有臼城)。晉絳邑派來的軍隊駐扎在廬柳,秦穆公派遣公子縶到晉軍里去作“說客”,以勸說晉軍歸順重耳。晉軍受勸退走,駐扎在郇邑。以狐偃為代表與秦、晉的大夫,在郇邑結盟,商定了公子重耳進入曲沃,在武公廟即位、朝見群臣等一切事宜。使晉公子順利地進入絳城,做了晉侯,史稱晉文公。
| 门头沟区| 江安县| 四平市| 肇州县| 论坛| 五指山市| 常宁市| 永福县| 昭通市| 霸州市| 额尔古纳市| 师宗县| 海伦市| 和田市| 泰兴市| 长垣县| 沧源| 朝阳区| 增城市| 高州市| 元阳县| 黔西县| 迁西县| 佛学| 双牌县| 石屏县| 新源县| 荥经县| 岑溪市| 泗阳县| 资溪县| 甘谷县| 积石山| 石嘴山市| 汝州市| 长子县| 抚宁县| 夏津县| 保康县| 江孜县|